2023-07-02

8 种常见的「假」粗粮,别买错!

作者 admin

https://www.sohu.com/a/678370133_121119347

GI是升糖指数,一般50克葡萄糖在体内升糖指数称为100,其他的碳水化合物与之进行比较,如果小于50%,就是低升糖指数食物;如果在50%-70%之间,称之为中升糖指数的食物;如果高于70%以上就称之为高升糖指数的食物。

但又出现了另外一个数字概念GL,GL是指单位时间内升糖速度,比如西瓜的升糖指数GI大于70%,但是食用西瓜以后,血糖升得并不是很高,就是因为西瓜的含水很多,在单位时间内食用的50克西瓜引起的血糖上升速度并不是很高,这是由于血糖的升高过程中,又受脂肪、蛋白质等食物的影响,所以单位时间内引起的血糖上升的速度称之为GL,也就是血糖负荷。

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食物的过程中,最好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,包括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,最好多吃杂粮、粗粮,这样升糖指数低、饱腹感强,对糖尿病患者有利。

粗粮很好,几乎所有人都应该多吃。

原因有 3 点:

血糖生成指数(GI)低,食物摄入身体后血糖波动小;
膳食纤维含量高,饱腹感强,有利于控制体重;
维生素、矿物质等营养素更丰富。
但是我们在买粗粮的时候,特别容易买错。

结果粗粮的优点没享受到,反而吃下了太多高 GI、高能量食物,堪比直接吃米饭、白糖了。

下面 8 种是最常见到的「伪粗粮」,千万别买错了

粘粘糯糯的粗粮

缺点:支链淀粉多,吸收快升糖快

大黄米、糯小米、糯玉米等黏糯的主食,确实是粗粮,也有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等优势,是不错的主食选择。

但如果想用它们控血糖,就不太合适了……

它们的升糖指数(GI)可能比白米饭还高。

粘性主食黏黏糯糯的口感,主要来自于丰富的「支链淀粉」,有 2 个特点:

分子间空隙多,更容易糊化(更软烂好熟);
与消化酶接触的位点更多,更容易被消化吸收。
结果就是升高血糖的速度更快、GI 更高,控血糖人群可得少吃。

粗粮糊糊

缺点:原有结构被破坏,消化吸收加快

如果是无糖的杂粮粉杂粮糊糊,食用方便,其实也挺不错的。

问题还是在升血糖上……

这是常见的粗粮正常做饭和打成糊粉之后的 GI,打成糊糊之后,顿时从低 GI 食物迅速变为高 GI,升糖指数堪比白米饭了。

大多数粗粮都有一个特点:难煮。粗粮颗粒内部很紧密,淀粉被膳食纤维等成分层层包裹,水分不容易进入内部。

研磨成粉之后,膳食纤维虽然还在,但层层包裹的结构被瓦解,可消化淀粉也就暴露出来。

被研磨得越细,暴露出的可消化淀粉比例就越高,加热后更容易糊化(更快熟),与淀粉酶接触的面积也越大,就越容易被消化吸收,升高血糖的速度也就越快。

想控血糖,还是尽量别把杂粮做成糊糊啦。

03

膨化粗粮

缺点:膨化处理使谷物结构发生变化,消化吸收加快

膨化处理会改变谷物的结构,像挤压式膨化呈片态结构,气流式膨化呈蜂窝状结构。 谷物颗粒原本紧密的结构变得更「疏松」, 更加容易消化吸收,升高血糖的速度也加快了。

比如,可可米 (家乐氏)GI 为 77、卜卜米(家乐氏)GI 为 88。

宏观上,谷物质地更疏松,甚至入口即化;
微观上,膨化使谷物处于易被酶水解的状态,导致淀粉含量减少,糊精和还原糖含量增加。
结果就是:消化吸收速度变快, GI 升高。

04

一些粗粮饼干

缺点:为照顾口感加入大量油和糖,热量飙升

粗粮有大量的膳食纤维,口感通常比较粗糙,加工时通常会加入油脂, 让口感更细腻一点,更容易吃下去。

拿某电商平台销量 Top 5 的粗粮饼干来看,100 克里有 6.2 克膳食纤维,的确不低。

但再看下配料表的前五项:植物油和添加糖,哪个都没少放。脂肪含量高达 33%,和薯片有得一拼。

吃这些膳食纤维的同时,也吃掉了相当于 3 碗饭的热量啊!

05

一些「伪粗粮」麦片

缺点:是麦粉、玉米粉等「精白」淀粉制成的「合成」麦片,不是真全麦

很多麦片打着燕麦麦片的美名,但配料表第一位并不是纯燕麦。

例如下面这款麦片,配料表排名第一的麦片,其实是用小麦粉、玉米粉等精制谷物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「合成麦片」,燕麦只在里面占了一小丢。

为了提升口味和香气,第 2 位加植脂末,第 3 位加白砂糖……

一番操作下来,热量攀升、GI 升高,粗粮的好处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真麦片,关键有 3 点:

选择配料表干干净净,大麦、黑麦或燕麦排在第一位;
选择由燕麦米或燕麦粒直接碾压制成的生燕麦片;
选择水煮后吃燕麦片而不是速溶速溶燕麦片,后者即便没有额外加糖,GI 其实也不低,不建议单独吃(即食燕麦粥 GI 79)。
06

八宝饭

缺点:主要成分是升糖指数高的糯米,还会添加白砂糖和油

八宝饭看起来啥粗粮都有一点,实际上是当之无愧的高 GI 食物,排在前头的白糯米、紫红糯米都是升高血糖的一把好手。

刚出锅的热糯米饭,血糖反应是非常高的,超过白糖,更高于普通粳米。体外试验发现,20 分钟就达到了淀粉的分解高峰。

很多八宝饭中还会添加果葡糖浆、白砂糖、蜜饯等,精制糖含量不低。

吃完一大碗(一般是 300~400 g),几乎摄入了 700~800 千卡热量,堪比 4~6 碗米饭。

07

伪粗粮馒头

缺点:当心配料表第一名还是面粉,其实就是「加了料」的白馒头

这是某品牌全麦馒头的配料表,排名第一的「全麦粉」其实是小麦粉加麦麸组合而成的,并不是真正的全谷物。

排名第二的就是白砂糖,比水加得都多,全麦粉的作用不见得发挥出来,而白砂糖对升糖的带动作用却是实实在在的。

买的时候注意看配料表,优先选择第一名是全麦粉等粗粮粉的,更重要的不要添加太多白砂糖等配料。

08

红豆吐司、粗粮面包等

缺点:粗粮只是点缀,本质还是精制面食

类似上面的杂粮馒头,市面上很多粗粮面包,粗粮只是看起来健康的点缀,真实的身份还是精制面食、加工点心。

例如下面这款红豆吐司,每 100g 热量为 325 千卡,堪比 2 大碗米饭。

配料表中,含量排名第一的是小麦粉(面粉),第二是水,接着就是白砂糖,红小豆的量比油脂还少。

为了照顾口感,还增加了食用油脂制品等,这些都在增加食物的热量,拉低健康指数。

选杂粮面包时,尽量选择配料表中第一位为全麦粉等粗粮粉的,同时注意糖和油脂,最好无额外添加或少添加的。

粗粮挺好,但粗粮制品真的鱼龙混杂。

目前对于粗粮产品,还没有一个非常严格而准确的定义,很多食物都可以自称粗粮以假乱真。

买到错误的产品,不仅不能帮助控制血糖和热量,反而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健康,还多花了「健康」的冤枉钱。

要想选择到真正的粗粮,关键看这 3 点:

配料表排名第一的是全麦、燕麦等全谷物;
没有或尽量少添加糖和油;
没有进行过度加工,比如磨成粉、煮的太烂等;
可以用这 3 个标准对照一下你自己在吃的粗粮,是不是真正「粗」。

本文合作专家

本文审核专家

参考文献

[1] 中国营养学会.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22.

[2] 杨月新.中国食物成分表 标准版.第6版/第一册.北京: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,2019.

[3] 刘芳,曾悦,刘波,范志红.加工方法对红小豆碳水化合物消化速度的影响.食品与发酵工业,2005

[4] 卢家灿,梁晓丽,范志红等.不同烹调方式淀粉食材的血糖反应和饱腹感反应.中国食品学报,2021

[5] 董洋,范志红,刘雅莉.焙烤打粉杂粮的淀粉消化组分及餐后血糖反应.中国食品学报,2016

[6] 胡玉华等.挤压膨化技术在谷物加工中的应用粮油鱼饲料工业.2014.

[7] 李璐等.挤压膨化对谷物营养成分的影响食品研究与开发,2016.

[8] 中国营养学会.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(2022) 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22.

[9] Saiyavit Varavinit et al.Effect of Amylose Content on Gelatinization, Retrogradation and Pasting Properties of Flours from Different Cultivars of Thai Rice.Starch,2003.

University of Sydney.GI food advanced search : http://www.glycemicindex.com/foodSearch.php

[10] 潘海坤,王淑颖,范志红.糯小米和大黄米的餐后血糖反应和饱腹感评价.中国粮油学报,2017

策划制作

策划:小乙 | 监制:Feidi

封面图来源:图虫创意